菊韵重阳——黑龙江省博物馆携手黑龙江省老干部大学重阳节专属文化体验
发布日期:2025-10-30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10月29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老干部大学联袂打造“菊韵重阳”主题文化活动,20位黑龙江省老干部大学学员巧制菊花香包,共同参与互动演出,在手工的精巧与演出的热闹中,共赴一场充满传统韵味的秋日之约。

巧手缝香包,一室菊香藏心意

重阳节当日,黑龙江省老干部大学一楼教室内暖意融融,“菊韵重阳·菊花香包手工体验”在此温馨启幕。20位乐龄学员围坐桌前,桌上整齐摆放着剪裁好的布料、棉线与菊花香料。“重阳节佩菊囊,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祈福智慧,今天咱们亲手把这份健康顺遂的心意缝进去!”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学员们纷纷拿起针线,穿针引线间尽显专注。有的学员手法娴熟,指尖翻飞间,布料已初步勾勒出轮廓;有的学员虽略显生疏,却在邻里伙伴的互助指导下慢慢找到节奏,“你这针脚得再密点,香包才结实”“这个弧度可以再调整下”,不时响起轻声交流的话语,夹杂着阵阵爽朗的笑声。

不到一小时,一个个菊花香包相继完工,缀着流苏装饰,凑近一闻,淡淡的菊香沁人心脾。有学员举着自己的作品笑着说:“亲手做的香包就是不一样,不仅好看,还藏着重阳节的好寓意,这样的体验真有意义!”菊香与笑意交织,20人的小空间里,满是独属于重阳的温馨与惬意。

雅趣聚大厅,满堂欢歌过重阳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黑龙江省老干部大学2025年秋民族舞中级班的学员们身着蒙古服饰登台,带来大气磅礴的蒙古舞《我的草原》,豪迈的舞姿、灵动的步伐瞬间点燃现场气氛,台下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正式拉开了“菊韵重阳”互动演出的序幕。

舞蹈落幕,主持人为大家揭开了活动的“文物密码”——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的“宋金时期菊花镜”通过大屏幕亮相,镜面上舒展的菊花纹饰、清晰的铭文刻字,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千年前菊文化的魅力。“原来宋金时候人们就这么喜欢菊花,这铜镜的工艺真精致!”学员们不时发出赞叹,在主持人对重阳由来、菊文化寓意的讲解中,沉浸式感受传统节日的深厚底蕴。
随后的“菊诗补空白”游戏更是将热闹氛围推向高潮。“ ‘不是花中偏爱菊’下一句是什么?”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学员们纷纷举手抢答,生怕错过答题机会。15道诗词题轮番上阵,现场俨然变成了一场热闹的“诗词大会”,让大厅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息。
诗词过后,黑龙江省老干部大学学员与黑龙江省博物馆青年讲解员轮番登台朗诵,《饮酒·其五》的悠然、《醉花阴》的婉约、《采桑子·重阳》的豪迈,在抑扬顿挫的声线中,勾勒出菊花与重阳的千年情愫。紧接着的传统投壶游戏更是趣味十足,10组学员两两对弈,手持箭矢瞄准壶口,投中时的欢呼、未中时的幽默调侃,让现场俨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芭蕾舞《绿宝石》的旋律响起,学员们优雅的舞姿将传统节日与现代艺术巧妙融合;最后一曲《菊花台》以婉转的歌声,串联起古今菊韵。活动接近尾声,学员们仍意犹未尽,纷纷讨论着手工体验的成果与演出的精彩瞬间,大厅里的欢声笑语久久不散。
此次活动中,手工体验的温馨与大厅演出的热闹相映成趣,不仅让乐龄学员们感受到重阳节的传统魅力,更在互动与体验中收获了满满的快乐。未来,黑龙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老干部大学将继续联动,为老年朋友们带来更多浸润传统文化的精彩活动。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