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过大年丨丝丝面条送祝福

发布日期:2025-02-04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为积极响应黑龙江省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助力亚冬会,黑龙江省博物馆积极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创新教育模式,推出“相约龙博”系列研学课程。2月4日,龙博“第二课堂”为同学们普及春节的相关知识。


在中国,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春节,丰富多彩的“年俗”是每一个中国人心目中难以磨灭的记忆。中国人的“年”既神圣而又充满欢乐,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讲究,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习俗。


今天“相约龙博”课堂上,老师为小朋友们介绍了大年初七的习俗。正月初七,也是“人日”,传说在正月的前六天,女娲分别造了六畜,到了初七造出了人,是故正月初七又称为“人日”或“人胜日”“七元日”。‌初七吃面条的风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寓意和历史背景。在这一天吃面条,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象征着长寿与安康。面条细长且连绵不断,象征着岁月的延续与生命的绵延‌。人日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北方习俗略有不同,但不同的只是形式,相同的却是习俗背后对自己和对新一年满满的祈祥与祝福。


在了解了习俗后,老师带领小朋友们开始了手工环节,大家一起用轻黏土制作出一碗碗面条,课堂上气氛十分轻松愉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春节的丰富内涵和传统习俗,同时也认识到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都能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度过一个祥和、幸福和美好的春节。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