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龙博丨青铜酒器的世界

发布日期:2024-07-13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工作部署,全面落实“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活动各项任务,黑龙江省博物馆深入挖掘、梳理馆藏文物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积极发挥教育功能,创新开发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擦亮“相约龙博”品牌,提升龙博研学吸引力。7月13日,“相约龙博”课堂带领同学们走进了青铜酒器的世界。

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谷类酿成酒,始于殷,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此时。殷商时代的青铜酒器形制丰富多样,造型独具匠心、精美绝伦。各式各样的青铜酒器,不免让后人惊叹于古人想象丰富的艺术魅力,而酒文化与青铜文化交融悠悠绵长,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酒器可分为温酒器、盛酒器、饮酒器和挹注器四大类。课堂上,老师结合“华夏吉金——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铜器展”中的展板和文物,深入浅出地讲述了青铜酒器的分类、特征、铸造工艺等知识,为孩子们开启了通往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大门,激发出大家对青铜器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和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爵、斝、觚、觯、卣、罍、瓿、觥、瓒……想要把它们的名字全部读对、认清并非易事。展厅中,孩子们近距离观察文物,通过老师的介绍,重点学习了古代饮酒器觚。觚大致相当于后世的酒杯,长身、侈口、细腰、圈足,口和底部都呈喇叭状,主要盛行于商和西周初期,商代前期的觚较商代后期和西周的粗短一些。


在手工创作环节,同学们参照展厅中文物的形状和纹饰,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出一件件独一无二的“酒器”,让沉淀千年的文明在自己的手中大放异彩。同学们通过龙博“第二课堂”连接过去与现在,在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与文物对话,溯源历史,培养了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