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博鉴赏”再直播 新年来相“鱼”

发布日期:2023-12-31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12月31日10时,黑龙江省博物馆深受观众喜爱的特色品牌文物鉴赏公益讲座“龙博鉴赏”通过“龙头新闻”和“极光新闻”平台准时与观众见面。主讲嘉宾蒋义涛老师带领大家回望金源史诗,走进女真文化,生动讲述龙博馆藏一级文物“金代玉鱼”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陆续有71000余名观众点击进入直播间观看收听、互动留言。


讲座一开始,蒋老师便引经据典、由浅入深介绍了玉的特性、玉的历史,“鱼”图样的寓意,“龙”与“鱼”的关联,“玉鱼”的用途以及“玉鱼”在文化艺术中的表达。随后,沿着历史的轴线,以金代文化发展脉络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女真人对于“鱼”的钟爱,由形体、内涵及寓意三个方面对这件文物展开介绍。


这件玉鱼出土于绥滨中兴金代墓群的七号墓,全长5.8厘米、通高3.1厘米、厚1.4厘米。正面来看,鲤鱼于荷塘之中,一片荷叶遮盖了鱼的后半身,尾部从荷叶的右上方露出,裸露的鳞片、鳃、吻和尾部刻画的细腻清晰。一眼凸出圆睁,仿佛窥视周围的环境,十分传神。几片分割狭长或纵或斜的荷叶相互交杂,错落有致。一朵盛开的荷花从鱼背部伸出,扶摇直上。鱼的背面,特征刻画的与正面不同,细腻清晰,仿佛正在游动或跳跃,鱼吻衔叼荷茎,相映成趣,颇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意境。在雕刻工艺上,双面雕刻,刀工简洁大气,有中原刀法之妙。鱼的体态富有动感,整体造型自然、惟妙惟肖、形象逼真。金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玉器中自然也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特色,这种不受程式化的约束,随意自然、粗犷豪放的风格,增加了玉器的生动性,独具特色,是金代玉器中优秀的作品。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一件件文物就像一本本书,细细翻阅便能让历史重现,慢慢书写便能让文脉绵延。黑龙江省博物馆还将持续挖掘馆藏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不断加深与媒体平台合作,通过“龙博鉴赏”这一品牌活动,将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向公众广泛传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