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 哈尔滨继红小学校火热进行中
发布日期:2022-11-09 新闻来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是由中宣部志愿者服务促进中心、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承办,中国博物馆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协办,黑龙江省博物馆正在持续推进,在省博物馆老师为期三天的培训后,顺利通过第一轮考核的龙博小志愿者们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开展讲解活动。十月份,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南岗校区、哈西一校区、哈西二校区的孟响、李子墨、赵晗煜、赵珩珺、岂千越、景淳宇、杨墨涵、张天瑜等8位小志愿者向300余名同学们讲述着文物背后的故事。

小志愿者们就《女真民族精神的象征——铜坐龙》、《第一道脚印》、《铁铧犁春秋》和《荒火映黑土 铁犁卷泥浪》等内容,为大家介绍了黑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金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铜坐龙”,使同学们了解金源文化,感受女真民族精神;再现了北大荒的拓荒史,感受不畏艰险、鼓舞人心的北大荒精神。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十万转业官兵在东北三江平原的亘古荒原上发起了“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伟大壮举。半个世纪来,几代拓荒人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用火热的激情、青春和汗水把人生道路上的句号划在了祖国边陲那曾经荒芜凄凉的土地上,他们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内容的北大荒精神,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垦荒英雄们跋山涉水、勇往直前,他们已把生命融入了这片荒原,用青春和智慧征服了这片桀骜不驯的黑土地,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巨变。

依托丰富的馆藏资源,黑龙江省博物馆将不断塑造品牌、提升教育品质,打造青少年公共教育优质平台,满足青少年多元文化需求,持续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与龙博志愿者们一起肩负文化传承的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为广大观众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志愿行动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