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龙博”系列线上科普课之 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

发布日期:2021-10-16  新闻来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为贯彻落实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组织开展云演”“云展”“云游的通知精神,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在志愿服务关爱方面的作用,黑龙江省博物馆相约龙博课堂开启云教学助力疫情防控。1016日,相约龙博系列线上科普课之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开讲。来自新区花园学校的54名同学一起由文字瓦探秘文字背后的故事,感悟先人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课堂上,老师介绍考古工作者在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及其周围的一些寺庙、建筑遗址中,采集和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瓦。其中,一些带有文字的陶瓦受到许多学者关注,称其为文字瓦

       文字瓦以及吉林省出土的著名的渤海贞惠、贞孝公主两座墓碑,证明当时渤海地区普遍通行汉字而没有创造新字。汉字本身字形复杂、笔划繁简各异,即便出自汉人之手的中原碑刻或戳印出的文字,一经流传至今,也会出现增减笔画的现象。这也就解释了为何文字瓦上会出现殊异字,应是汉字的讹传、误写,亦或是渤海人任意杜撰而成。

无论从文字或书体演进,还是从书法的角度考察,出土于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及其周边遗址的文字瓦所表现出的,皆是对汉文化及文字系统的继承。这也就意味着,文字瓦的发现和进一步研究,将对了解唐代渤海国地区的历史及文化提供重要价值线索。

通过这堂课,大家学习到了文字瓦、汉字的相关知识,在DIY制作的环节也体验到了文字的演变过程,感受到汉字之美,加深了对于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提高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