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二百四十四期《泥塑千佛》
发布日期:2021-07-15 新闻来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在佛教尊像谱系当中,有佛、菩萨、罗汉、天王、众等,其中单就佛像而言,小乘佛教讲只有一佛即释迦佛,而大乘佛教则主张佛有无数,如恒河沙。正所谓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大乘佛教世界有三佛、五佛、七佛、……以至千佛或更多。施护所译《佛说诸佛经》中还有一系列的佛名,从一佛(各有其名)到五百佛、八百佛、一千佛、八十俱胝佛等。
所谓“千佛”者,是指在同一时期出现的一千尊佛。“千佛”最初是指“贤劫千佛”。就汉译佛经而言,“千佛”一词大概始见于西晋竺法护译《贤劫经》卷6《千佛名号品》,第一位佛是拘留孙,最末一位佛叫楼至,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贤劫千佛”。
从狭义角度讲千佛,这些千佛有具体的名号,其群体有比较确定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广义的千佛,涵盖所有数量多但缺乏具体名号的佛像群体,比较笼统,包括十方诸佛,以及冠之以巨大数量词的佛群体。究其原因,是随着汉译佛名经的不断扩大,千佛造像的日益盛行,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千佛洞、万佛峡……千佛的内涵也不再限于贤劫千佛,而是泛指佛数之多。
千佛作为佛教经典的重要记载对象,很自然在佛教造像艺术中也会得到广泛的表现。综观我国历代佛教造像艺术,千佛成了各地人们常见的基本造像题材,广泛见于佛教洞窟、造像碑、造像塔等当中。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出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的泥塑千佛。这两尊泥佛是寺庙内墙壁上的“千佛”。渤海的佛像与著名的大同云冈北魏龛佛和洛阳龙门唐代石窟内壁上的“千佛”,在体态、神情、服饰甚至雕造技法上都一脉相承。
泥土孕育着世间万物却相貌平平,它为人类提供着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保障;而泥土在艺术家眼中又赋予它新的精神。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