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二百二十四期 《“庆宜堂制”款青花釉里红八仙过海寿字盏托》

发布日期:2021-02-19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代,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生产力提高,日益庞大的国内外瓷器消费市场,三代帝王对瓷器的喜爱和重视,督陶官郎廷极、唐英等对御窑厂苦心经营,种种原因促进了瓷器生产进一步提升,瓷器生产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高峰,进入了它的黄金时代。

青花釉里红,瓷器釉下彩品种之一,青花和釉里红两色同施于一器,以青花钴料和铜红料在素胎瓷器上描绘纹饰,然后上一层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  

由于青花呈色剂是钴,釉里红呈色剂是铜,二者性质不同,烧成温度以及对窑室气氛的要求也有差异,因此两者施于一器,并让红、蓝呈色均恰到好处并非易事。

青花釉里红始于元代;明代青花釉里红器极为罕见,正德以后青花釉里红器比较少见;清代康熙时又发展起来,传世品中有“中和堂”款辛亥(康熙十年)、壬子(康熙十一年)、癸丑(康熙十二年)器物,多以青花绘亭台和树干,以釉里红绘花朵,两种色调特别是釉里红呈色稳定,色泽比较浅淡。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是真正的成功之作。唐英《陶成纪事碑》载,“釉里红器皿,有通用红釉绘画者,有青叶红花者”,即指青花画叶,釉里红绘花(果)的青花釉里红品种。乾隆时期的青花釉里红同样稳定鲜艳,釉里红有深浅不同的层次。除白地外,青花釉里红尚有豆青地、天蓝地、黄地等品种。

“庆宜堂制”款青花釉里红八仙过海寿字盏托,清乾隆,口径12、足径7.6、1.6厘米。盏托是放置茶盏的承托物,是与茶盏配套使用的。本盏托圆盘式,敞口,浅弧腹,圈足。盏托内底、白色凸起的托口内是青花团寿,托口外、盏托内壁是一周各凭本身法器横渡红色海浪的青花八仙,内口沿青花双弦纹。外壁白釉地上均绘五只青花蝙蝠。圈足施白釉,中间青花双方框内书“庆宜堂制”双行四字楷书款。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