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博珍藏篇之一百六十五:粉彩青绿山水瓷片座屏

发布日期:2020-12-03  新闻来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粉彩,创烧于清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是在五彩瓷器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工艺的影响而烧制出的一种低温釉上彩。其主要工艺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勾出图案轮廓,然后在图案内填上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再将颜料施于这层玻璃白之上,再经过画、填等技法将颜色依深浅的不同需要晕开,再次入窑低温烧制。

粉彩与被称为“硬彩”的五彩相对,故亦称“软彩”。《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五彩炉温在800℃以上,粉彩一般在700℃以上,由于粉彩比五彩的烧制温度低,瓷器烧成后,其色彩在感觉上要比五彩柔和;粉彩制作特点之一是用玻璃白打底,五彩不用;在绘彩的技法上,五彩用单线平涂法,粉彩则用渲染法,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五彩所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彩料,粉彩则用进口的洋彩;在施彩的方法上,五彩用清水或胶水着色,粉彩则以油调色。自雍正朝开始,粉彩取代五彩成为主流釉上彩。

这件粉彩青绿山水瓷片座屏,清乾隆,瓷片纵31.5厘米、横27.5厘米,现收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此座屏形体较小,应为桌案上之陈设物品。座屏屏心是长方形瓷板,瓷板胎质细腻、莹润光洁,上绘远山近水,红墙黛瓦,亭台楼阁。

    青绿山水,为山水画的一种,以矿物质石青、石绿作主色。青绿山水瓷是在青绿山水画影响下形成,乾隆时期,青绿山水瓷发展到最高峰。粉彩青绿山水瓷,由于砷的乳浊法作用,玻璃白有不透明的感觉,与各种色彩相融合后,便产生粉化作用,红彩变成粉红,绿彩变成淡绿,黄彩变成浅黄,其他颜色也都变成不透明的浅色调,并可控制其加入量的多寡来获得一系列不同深浅浓淡的色调,给人粉润柔和之感,使得粉彩青绿山水瓷具有传统的中国画特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