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一百八十期 《天门军之印》
发布日期:2020-09-24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公元7世纪初,勿吉后裔靺鞨兴起(勿吉、靺鞨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靺鞨族的一支部落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于698年建立了一个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渤海国。926年,渤海国被辽所灭。在这悠悠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渤海国与中原内地频繁交往,深受盛唐封建文化的影响,其“典章制度,仿自唐朝;衣食住行,皆有汉风”。由此,千年前被誉为“海东盛国”的渤海国盛极一时。
自渤海国三世文王大钦茂时期起,上京龙泉府两度为渤海国国都所在地,先后长达160余年之久,是当时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渤海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以及对外交往的中心。其城市布局完全仿照唐都长安城建造,亦分内城、外城和宫城三部分,故址位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龙泉府遗址内曾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而黑龙江省博物馆所藏有的一方天门军之印正是发掘于此。

该印为一方渤海国官印,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其为青铜质,铜片镶成,印纽扁平,中穿一圆孔,呈桥状,通高4.3厘米、长5.3厘米、宽5.25厘米、厚1.4厘米、柄高2.9厘米。印面略呈正方形,印文为汉字篆刻“天门军之印”;印背楷书“天门军之印”,印文凸起,用笔细挺有力,圆润活泼,笔画间形成0.9厘米的沟槽。
当时的渤海国常派官吏和学生到唐长安城“习识古今制度”,其政治、职官、经济等制度均与唐王朝一致。然而,在查找有关记载唐朝职官制度的历史文献时,并未见“天门军”之设。辽金两朝亦无“天门军”之制,历年出土的辽金铜印亦无此种形制。但《旧唐书•文宗本纪》记载:“大和六年十二月,内养王宗禹渤海使回,言渤海置左右神策军,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画图以进。”虽然此处将渤海国建制与唐朝中央政府的神策军相混淆,但至少表明渤海国设有同类的禁兵组织。故“天门军”可能是类似唐朝中央十军的王城禁军组织。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