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一百七十二期《铜火铳》

发布日期:2020-09-24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中国古代兵器,无论原始兵器、青铜兵器还是钢铁兵器、古代火器,无不让世人在慨叹之余而震惊。火器的使用,让刀光剑影的战争硝烟弥漫,轰鸣声、爆炸声,不绝于耳。

火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加速了火器的诞生。在中国发现的铜火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一种金属管状火器。这件于1970年7月在黑龙江省阿城区半拉城子遗址内出土的火铳系青铜铸成,外形古朴,构造较为简单,铸制粗糙,铳身并未标明铸造年月。其原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长34厘米,重3.5千克,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组成:前膛长17.5厘米,铳口内壁直径2.6厘米,外沿铸有加固箍;药室外凸呈椭圆状,腹围21厘米,上有小孔可接入引火线;由于尾銎中空,可装木柄以供手持,故又称“手铳”。


火铳的发明,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次跨时代革命,其初创于元代,极盛于明代前期。它以点燃药室的火药为动力,并通过其所产生的爆炸力将膛内物推射出以攻击敌方。毫不夸张地说,火铳可谓是现代枪炮的鼻祖。而与该件铜火铳同时出土的文物,其形制和纹饰极具金元时代风格,不仅有似金代作品的铜镜、元代样式的铜玉壶春瓶,还有类似于金代行军所用的三足小铜锅等。综上所述,此铜火铳有可能为金元时代所遗留。

从现有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看,元代火铳的品种和数量都较少,因此,这件金元之际的铜火铳的发现,其珍贵性不言而喻。它不仅为我们文物宝库中又增添了一件古代火器,也为我们研究古代东北地区使用金属管状火器乃至兵器情况提供了重要素材。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