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一百三十三期《双鱼纹大铜镜》
发布日期:2020-08-19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黑龙江地区出土金代铜镜较多,其装饰图案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花鸟鱼兽纹,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另一类为神话人物故事图案,表现的多是中原地区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
金代铜镜纹样以鱼纹最有特点,特别是双鱼纹铜镜。黑龙江出土的鱼纹铜镜绝大多数是纯双鱼纹,亦有鱼纹和其他景物相结合的。
1974年在黑龙江省阿城县(今哈尔滨市阿城区)新华乡出土了一件双鱼纹大铜镜,圆形,宽素平缘,圆钮,直径43厘米、缘厚1厘米、缘宽2.4厘米,重12公斤。这面铜镜在面积和重量上,均居目前全国已发现的金代铜镜之冠。
铜镜图案分为内、外区。内区为两条鲤鱼,头尾相衔,相互追逐。鲤鱼张嘴鼓腮,鳞片细密规整。衬地微波荡漾,浪花朵朵,萍草飘飘。外区为蔓草纹带。铜镜整体图案构思巧妙、线条流畅、形象逼真,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双鱼纹,在金代铜镜纹饰中最为常见。目前,在黑龙江省已出土的带有双鱼纹的铜镜,大部分是金代中、前期的产品。其中,有的制作精细,纹饰线条匀密,有的铸造粗糙笨拙,有的带刻款,有的无刻款和押记。同样纹饰的铜镜,在吉林、河北、内蒙古和甘肃等地也有出土。
以鱼纹入镜,尤以金代铜镜中的鱼最为研究者所称道。双鱼纹铜镜在金代流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女真人世居白山黑水之间,除进行农业外,捕鱼是其维持生活的重要补充,所以鱼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鱼纹镜所反映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借用鲤鱼跳龙门表达人们祈求升官登仕的愿望。鱼被人们崇拜为神物,能溯流而上,越过险滩,跳过龙门而变成龙。殿试及第就意味着跳进龙门,这饱含着父母们望子成龙,平民百姓欲改变自身生活的希望。
金代铜镜可谓纹饰优美、形制多样、工艺精湛,在我国丰富多彩的镜苑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是研究我国金代历史重要的参考资料,更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珍贵历史文化。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