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八十七期《黑琴鸡》
发布日期:2020-06-13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北方早春,虽寒风瑟瑟仍不见一丝暖意,却也阻挡不了孩子们在室外玩着斗鸡游戏——一脚独立,另一脚扳成三角状,如高昂的雄鸡般,用膝盖去攻击对方,使其双脚落地以赢得胜利。这种游戏源自中国古时娱乐项目“斗鸡”,其中的鸡须为精心挑选和驯养出来的竞技品种。可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这种鸡,它骨子里就流淌着好斗的血液,可谓是鸡群中的武士,这就是黑琴鸡。
黑琴鸡又称黑野鸡,属鸡形目松鸡科。雄鸡体色几乎为黑色,体形和大小与家鸡相差无几;头、颈、喉和下背在阳光下闪着蓝绿色金属光泽;翅上缀有宽阔的白色横斑,腕关节处则布有白色块斑;尾呈叉状,外侧尾羽向下和向外弯曲,似独特的古竖琴,因此得美名“黑琴鸡”。而雌鸡体色几乎为黄褐色,并有黑色或赭褐色的横斑及点斑。

说黑琴鸡天生好斗,可不是空穴来风。古时,猎人常见其雄鸡头颈上留下累累伤痕,以为它们凶猛勇武,便取其羽毛饰于帽上,以突现自己的英勇神武。然而,它们之所以会去激烈搏斗而争取胜利,只是想在“情人”面前极力表现自己的“勇敢”和“风度”,以博得雌鸡的欢心。进入发情期的黑琴鸡,会为了爱情,去展示、去搏斗,奋不顾身,哪怕鲜血淋漓。此时的它们会换上夺人眼球的“婚装”,两眼上方的冠状物开始充血,远远望去像鲜红的鸡冠,接着,成群结队来到求偶场,并展开历时近3个月的激烈争夺战。此刻,沉寂了一冬的树林不再静默,而是变得勃勃生机。
黑琴鸡为留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阿勒泰山及黑龙江的大、小兴安岭等地。寒冬来临时,龟蛇入洞,黑熊蹲仓,丹顶鹤、天鹅等候鸟携儿带女飞往南方过冬去了,而黑琴鸡却在寒风凛冽的冬日欢歌雀跃、追逐嬉戏,似乎在欣赏这美丽雪景。
自1974年起,黑琴鸡数量急剧下降,其原因除天敌捕食外,主要为栖息生存环境屡遭破坏和人们乱捕滥猎。现黑琴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易危物种。虽然现在黑琴鸡已很少见,但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有的上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采集制作的黑琴鸡标本20只,仍可使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