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七十三期《石锄》

发布日期:2020-05-29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有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莺歌岭遗址。该遗址位于宁安市镜泊湖南端东岸上,北距学园屯1.5公里,南距南湖头屯2公里。根据考古发现,莺歌岭遗址是牡丹江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文化遗存,这一遗址包含上、下两层不同时代的文化堆积:上层距今约3000年左右,应在商周之际;下层较上层更早,根据对该文化遗物及与周邻其他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推定年代大致在距今4500年至4300年之间。


由于镜泊湖湖水的长年冲刷,湖边的部分遗址已经被冲毁,因此在湖岸一带采集了许多遗物,其中就包括一些打制石斧、磨制石斧、石锛、石凿、有肩石、束腰石等。大量农具的出土,证明当时的氏族部落过着较稳定的农业生活。这件在莺歌岭遗址地表采集、现收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的石锄,顶端残缺,有肩,打制而成,长12.3厘米,宽10.9厘米。

是远古时代一种横斫(zhuó)式的石质翻土工具,形式多样,一般比石斧扁薄,比石铲稍厚,有的制成亚腰式或双肩式。作为一种农业生产工具,石锄的使用时间长达几千年之久,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石锄数量才开始减少,最终被铁器所取代。

中国农耕历史悠久,农业用具不断改进,从最初的石质、木质、骨质到铁农具,体现了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的过渡,其发展促进了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和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在今天看来一件极其简单和粗糙得石斧,对当时的原始人类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农耕用具。在古代,人口的增加,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而生产工具的改进,不仅仅可以节省体力,还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养活更多人口。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