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六十八期《驼鹿》

发布日期:2020-05-29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鹿科可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庞大家族,在这个家族里,有着大概50多种鹿科成员,像我们熟悉的梅花鹿、驯鹿、马鹿,都是其中一员呢。可你是否知道,在我们大小兴安岭还生活着这样一类“大块头”,它们号称“世界上最大的鹿”,身长能到2.5米左右,体重可达500公斤以上,明明威武得很,却偏偏因肩部耸突好似骆驼的驼峰而立马变得憨态可掬。大家一定也猜得八九不离十了吧?没错,它就是驼鹿。

驼鹿不只肩部有特点,就连鼻子也非比寻常,你看那大而隆肿的鼻子,就好像被谁暴打了一番。除此之外,它的颈背还有较长的鬣毛,头、颈及躯干呈黑褐色,而四肢下部却是污白色。至于雄性驼鹿换角,也不像马鹿、梅花鹿及驯鹿那样,旧角脱落立即长新茸,而是要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生出新茸,且鹿角多成宽板状。你说,有了这些特点,怎能不轻而易举地把它们从众多鹿科动物中区分出来呢!

驼鹿喜欢待在僻静的原始森林,多在林缘活动,且从不远离森林。它们注定逐水而居,因为水对于它们来说太重要了。在炎热的夏季,一身厚实的皮毛对驼鹿来说实在太碍事了,不过,它们会有奇招,就是常卧在浅水处,这样既能避暑又可躲避蚊蝇的叮咬,简直是一举两得。或许这样的避暑力度还不够,所以驼鹿也多会在夜间觅食,因为夏夜相对酷热的白天总是那么惬意。

如今,曾是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传统狩猎动物的驼鹿,由于长期过度捕猎和大片森林被采伐,也面临着生存危机。在我国,驼鹿仅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阿尔山地区,已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早在1949年以前,黑龙江省博物馆工作人员就曾采集过珍贵的驼鹿标本,现收藏有生态标本4只,头骨1具,其中包括2015年美国慈善家贝林先生所捐赠的一只体长2.7米、身高2.1米的驼鹿。这些珍贵的动物标本不仅为观众展示了驼鹿形态特征,也为研究和保护它们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