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四十四期《貂熊》

发布日期:2020-04-28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在黑龙江省博物馆里有一只名叫“貂熊“的小家伙,说起貂熊,或许大家并不熟悉,可若提它们另一个名字“狼獾”,也许就不那么陌生了。没错,貂熊因外形介于貂和熊之间,尾似貂,足似熊,声似犬,体似獾,因而得其名。此外,貂熊还有两个很好听的名字呢!由于它们两肋至后腿根部的毛较长,如同围了一圈长长的“毛裙子”,加上蓬松的尾毛,自高处跳下时,宛若飞翔,故称“飞熊”;又因它们身体两侧有一浅棕黄色横带,从肩部开始至尾基汇合,光亮闪烁,犹如月牙,所以还称“月熊”。


貂熊是食肉目鼬科貂熊属动物,栖息于亚寒带针叶林和冻土草原地带。它们身体粗壮,体长在80厘米至105厘米之间,体重则介于7千克至32千克之间不等。尾毛蓬松的它们,四肢短健,背部弯曲,皮毛在冬季时为黑褐色,而夏季时则呈棕褐色。在我国,貂熊分布于大兴安岭和阿尔泰山等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动物。

貂熊生性机警,常在夜间出没,除繁殖期外,以单独活动为主。它们善于长途奔走,喜欢占地为王。深藏不露的它们,还是集“陆、海、空”于一身的技能型“熊”才,既可上山爬树,又能下河捉鱼,甚至还去飞身捕鸟。而作为小型食肉动物中最凶悍种类之一的貂熊,在捕捉猎物时也有着自己的套路,即一追二袭三偷盗。虽然,这最后一招“偷盗”并不“道德”,但也难掩它们的全能本领。

   随着原始森林过度开发和捕猎,貂熊的栖息地逐渐恶化甚至消失,加之食物来源减少,导致貂熊种群数量减少。目前,世界大约有9000只貂熊,而在中国生活着的却仅有200只左右。庆幸的是,黑龙江省博物馆早年所收藏制作的5只貂熊生态标本,还可以让观众一睹这现存最大的陆生鼬科动物。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