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三十五期 画珐琅缠枝花卉“万寿无疆”盘
发布日期:2020-04-17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画珐琅缠枝花卉“万寿无疆”盘,清乾隆,口径22.5厘米、足径14.5厘米、高3.8厘米,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盘铜胎,圆形,敞口,浅弧壁,圈足;内外以黄色为地,盘心蓝色团寿字纹,周边环饰四朵缠枝牡丹,寿字与牡丹相呼应;内壁绘四个圆形开光,其内分别书写蓝色篆书“万”“寿”“无”“疆”四字,开光外均饰八朵缠枝番莲和菊花,蓝、绿色枝叶,粉紫色花朵互相映衬;口足镀金,口沿内外均绘回纹;外壁纹饰与内壁纹饰相同,外壁近足处有一周莲瓣纹,足墙上绘变形回纹,白色圈足内书三行六字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

“万寿无疆”,典出《诗经·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意“登堂举杯,祝君万年长寿无尽”。
万寿节,清代皇帝诞辰日,取“万寿无疆”之义。它是清代一大盛事,与元旦、冬至并列为清宫的三大节日。
珐琅,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的基本成分为石英、长石、硼砂和氟化物,与陶瓷釉、琉璃、玻璃(料)同属硅酸盐类物质。中国古代习惯将附着在陶或瓷胎表面的称“釉”;附着在建筑瓦件上的称“琉璃”;而附着在金属表面的则称为“珐琅”。金属胎珐琅器则依据在制作过程中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器、錾胎珐琅器、画珐琅器和透明珐琅器等几个品种。
画珐琅,一般特指铜胎画珐琅,金属胎珐琅工艺之一。这种工艺晚于錾胎和掐丝珐琅,是清康熙年间在欧洲画珐琅工艺的影响下烧制成功的。其制作方法,是先在铜胎上涂白珐琅,入窑烧后,在平滑的表面以各色珐琅料及金绘画图案,再经焙烧而成。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