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二十八期 金代春水玉——玉天鹅
发布日期:2020-04-08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荀子有言,“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千百年来,玉器以其温润细腻的质感、精美绝伦的雕工、滋养蓄“气”的功效,一直为中国人所钟爱。这之中,不可不提一朵曾绚丽绽放的奇葩,它风格写实却不乏浓郁的北方少数民族色彩,它就是金代女真人的装饰玉——春水玉。
春水玉是一种以“鹘捉鹅”为图案的玉器,鹘即海东青,鹅即天鹅。作为大金帝国的发源地,黑龙江地区所出土的春水玉并不多见,而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的一对琢制精妙的玉天鹅,则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这对玉天鹅于1984年在哈尔滨市新香坊王子坟金墓发掘出土,据推断,应系墓主人生前佩戴之物。两块玉均呈抹圆三角形,高2.0厘米、底边长3.8厘米,图案中除鹅头相向外,均为一只曲颈颔首的天鹅游弋在莲花水草之中。至于玉天鹅的质料,则稍显特别,其纹理与象牙相似,重量却与石料相当。

建朝初期的金代虽雄踞北方,但与中原内地交往也颇为密切。他们学习借鉴了不少先进的制玉技术,而与辽、宋的战争也让他们掠夺获取了大量玉雕工匠和玉料,因此,其雕琢技艺发展迅速,且逐步形成了极具北方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这些玉雕作品题材虽以动物、人物、花草为主,但构图却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从辽代契丹贵族承袭而来的春捺钵制度、金人称为“春水”的春季游猎活动就常被应用于其中,也就出现了具有女真族强烈文化色彩的以“海东青猎捕天鹅”为题材的春水玉。春水玉造型简练、构思独特,神秘的民族风使其独具文化价值及历史价值,并在博大精深的中国玉文化中熠熠生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