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文听物 “云”探龙博——第二十五期《瓜棱形陶罐》

发布日期:2020-04-05  新闻来源: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公元十二世纪初,继渤海国之后,靺鞨后裔女真人兴起,定居在阿什河畔的女真完颜部,在首领阿骨打的带领下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于1115年建立金朝,定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成为白山黑水的主宰,进而灭辽和北宋,统治中华大地半壁江山达百余年。金朝最强盛时所辖疆域北至外兴安岭,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及日本海,东南抵鸭绿江与高丽为邻,西达陕西西北地域与西夏交界,南与南宋以淮河为界。

1973年,黑龙江省考古工作队在绥滨县中兴公社东17公里处调查了一座古城址,同时在古城西北约半公里左右发现一处金代墓群。之后,在相关部门协助下,考古工作人员先后共发掘了其中的十二座墓,出土了300多件文物,有陶、瓷、铜、铁、金、银、玉、桦皮、漆器等各种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为研究金代黑龙江流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


墓葬出土的陶器中有几件瓜棱形陶器,极具特色。而这件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的瓜棱形陶罐为方唇,葫芦口,腹收较缓,平底。颈部饰有弦纹,肩、腹部饰以菱形块组成的横条纹带,口径13.6厘米、底径14.8厘米、高25.4厘米。
八号墓中出土了一枚金代“大定通宝”,为断代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据记载,“大定通宝”是金世宗大定十八年(1178年)所铸,墓中出土的大定钱是仿宋徽宗大观钱铸造的,文字仿瘦金体。女真人虽有自己的文字,但却通行汉字,铜钱上均铸汉文,故而有学者认为八号墓为金代中、晚期墓葬。

从黑龙江沿岸女真墓葬、遗址出土的瓜棱器,当是受辽代契丹族文化直接影响的结果。女真族在接受契丹陶器中瓜棱因素的同时,还融进了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如陶器的器形、重唇作风(黑水靺鞨文化重要特征),均与辽代瓜棱形器物不同,从而形成了这一时期该地区文化的主要特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