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博教育篇之四十五:一同认识“忍冬纹”

发布日期:2020-01-21  新闻来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忍冬是一种蔓生植物,因越冬不凋而得名,又称“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黑龙江省博物馆“相约龙博”第二课堂就为孩子们准备了一期关于忍冬纹纹饰课程。

忍冬纹始见于魏晋浙江一带的青瓷上,盛行于南北朝时期。由于它越冬而不死,被比作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后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常与莲瓣纹相配,主要表现手法是刻划。自然存在的忍冬植物与传统艺术中忍冬纹样的造型并不完全一致。传统艺术中,忍冬纹样的造型有多种形式,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以一条无限延绵的“S”形波状曲线为主茎,结合侧边伸展出的“C”形回转曲线而形成涡旋状,然后再饰以枝叶、花、果实等装饰元素,或与其他纹样相结合。黑龙江省博物馆就现藏一件忍冬纹长方砖,其出土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该砖残长23.5厘米、宽18.0厘米、厚6.5厘米,两侧饰有忍冬纹纹饰。

为了让孩子们丰富知识,老师在课堂上还选取了一定数量的碎陶片及陶制品来让大家了解传统纹饰,同时介绍了陶瓷的制作过程。随后,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理解,亲手制作了独一无二的印砖,并依次分享了自己的设计理念。整堂课气氛轻松,通过老师讲解忍冬纹纹饰的基本结构,并运用陶瓷坯与彩色釉的视觉表现方法,既提高了孩子们对色彩的审美及对博物馆文化的认知,又收获了快乐。

 

(图文提供/公共服务部)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