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星之一百零三:胡里改路之印展现金代印章魅力
发布日期:2018-04-04 新闻来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展览名称: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一百零三:胡里改路之印展现金代印章魅力
展览时间:2018年3月27日——2018年4月28日
展览地点:黑龙江省博物馆一楼每月一星展厅
大纲编写:冯 骏
展览设计:杨 涵


《金史·地理志上》:“上京路,即海古之地,金之旧土也,国言‘金’曰‘按出虎’,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建国之号盖取诸此。”
公元十二世纪初,继渤海国之后,靺鞨后裔女真人兴起,定居在阿什河畔的女真完颜部,在首领阿骨打的带领下统一了女真各部,并于1115年建立金朝,定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成为白山黑水的主宰。进而灭辽和北宋,统治中华大地半壁江山达百余年。
上京会宁府是金代初期都城,为五京之一,亦是上京路的治所,在整个金代始终是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曾设上京行六部作为尚书省在当地的代行机构。近年来,在上京路辖区,发现大量金代铜质官印,大部分属上京路所辖职官用印。这枚胡里改路之印便是其中之一。

胡里改路之印为铜质。长方形柱状钮,长6.5,宽6.5,钮高

“胡里改路之印”系金宣宗贞祐五年(公元1217年)行六部颁铸。行六部,即上京行六部的简称。在金代,官印原由中央六部之一的礼部统一铸造、颁发,海陵王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以内外官印新旧名及阶品大小不一,有用辽、宋旧印及契丹字者,遂定制,命礼部更铸焉。”
宣宗至哀宗的二十余年间,由于与蒙古和南宋的战争,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金朝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增设统治机构,官僚队伍急剧膨胀,特别是大量任用武官,甚至无军虚设。与此相适应的必然是铸印大权分散到许多地方衙署,滥肆颁发。目前已发现的金代官印,大多数属于金末,正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铸印机构的混乱,正是金朝分崩离析、行将灭亡的写照。
胡里改路一名,源于其治所濒临胡里改江。胡里改江,在唐代和辽代称忽汗河,《金史》又写作鹘里改,清代称呼尔哈河,即今牡丹江。《金史·地理志》记载:“胡里改路,国初置万户,海陵例置万户,乃改置节度使。”“胡里改路之印”的出土证明了《金史》关于胡里改路的记载是正确的。
胡里改路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旧城。其辖境,西以屯河和蒲峪路毗邻;南以今穆棱河流域与合懒路为界;北达外兴安岭一带;东北至鄂霍次克海。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