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星之九十一:花尾榛鸡特展

发布日期:2017-04-19  新闻来源:黑龙江省博物馆  编辑:宋阳 赵海旭 刘婉琪

  

展览名称:每月一星系列展览之九十一:花尾榛鸡特展

展览时间:2017329日 —— 428

展览地点:黑龙江省博物一楼每月一星展厅

大纲编写:许  

展览设计:唐瑞玲

 

 

 
 
花尾榛鸡,为鸟纲鸡形目雉科榛鸡属,别名树鸡,又因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像“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花尾榛鸡属于典型的森林鸟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及新疆阿尔泰山等区域。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植被丰富,这里常年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花尾榛鸡便是其中之一。
 
 
与高空飞翔的鸟类不同,花尾榛鸡属于走禽,体结实,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翼短圆,不善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鼻孔和脚均有被羽,以适应严寒。雄鸟头上有短羽冠;上体大都棕灰,具栗褐色横斑;颏和喉黑,下体暗棕褐而杂以白色;外侧尾羽呈花斑状,而具一条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雌鸟略同,但颏和喉大都棕白。花尾榛鸡世世代代有规律地活动在固定的、长有高大白桦、落叶松及冷杉的山头。栖息地林下植被繁茂,浆果丰富,它们就以各种野生植物的绿色部分、种子、果实为食。
 
 
很多鸟类都有集群的习性,花尾榛鸡的趋群性也极强,除抱窝期间单独活动外,其它时候多成群或成对活动,尤其是在秋末冬初以及育雏期间,常常集成5~6只,甚至10多只的大群,冬末至初春,则多见成对或三、五个的小群活动。此外,它们在繁殖期中严格地遵循“一夫一妻制”,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失去一方,那么至少当年的繁殖是不可能的,故有“林中鸳鸯”的美称。
 
 
 
花尾榛鸡原来是东北地区著名的狩猎鸟类。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久负盛名,其肉素有“天上龙肉”之称。上个世纪末,随着森林的大规模采伐,花尾榛鸡的适栖生境受到破坏,加之过度非法猎捕,野生种群的数量锐减,使其资源逐日下降。目前,野生花尾榛鸡已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我们应当意识到它存在的独特价值,提高保护野生花尾榛鸡的意识。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