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博物馆——不能忘却的记忆
发布日期:2015-10-23 新闻来源: 编辑:冯拓菲 蒋 萃 杨 旭
牡丹江市博物馆地处牡丹江市区中轴线南端,建筑面积6885平方米,2006年开始筹备布展,2011年7月30日正式开馆。展馆共分五层,有4个基础展厅及2个临时展厅,基本陈列包括:《八女投江事迹暨牡丹江抗日斗争史实展》《革命英烈事迹展》及《牡丹江历史陈列展》。展馆以大量真实的武器装备、文物文献等展品,辅之以语音导览、环幕影院、电子翻书、故事墙、幻影成像等科技手段以及雕塑、绘画等艺术手段展现牡丹江抗战十四年的艰苦历程。展出亮点包括:中国共产党人打响的抗日第一枪——八女英烈的伟大事迹、镜泊湖连环战;苏联红军解放牡丹江;渤海文化、流人文化、革命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内容。

牡丹江市博物馆外景
基本陈列
1、八女投江纪念馆
牡丹江,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第五军的发祥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以八女英烈为代表的牡丹江英雄儿女,用生命和热血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在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史上,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不朽篇章。




2、革命英烈纪念馆
牡丹江是一方英雄辈出的热土,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有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牺牲。早在二十世纪初,这里就成为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红色通道、进步知识分子的宣传阵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又陷入一场新内战,双方都把争夺东北作为巩固和建立各自政权的后方基地。在这场争夺战中,地缘优势的牡丹江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建党、建政、土改、剿匪,建立东北野战军炮兵学校、航空兵学校的重要战略后方,为东北和全国的解放作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牡丹江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保家卫国,建设美好家园,取得了优异成绩,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革命英烈纪念馆展厅
3、历史博物馆
牡丹江历史文化悠久,它独特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牡丹江的历史在反映祖国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凸现了本地区独特的历史发展面貌。牡丹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在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这里,既可以一睹肃慎古族的“楛矢石砮”,又可了解到挹娄、勿吉先民射猎、捕貂忙碌的身影,更可领略到渤海人创造出“海东盛国”的盛世辉煌;还可以倾心诵读到宁古塔流人拓荒路上泣血的诗句。这里展出的各个时期各民族的大量珍贵历史文物、民俗文物和遗迹史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地方文化瑰宝。


历史博物馆展厅
临时展览
牡丹江市博物馆在搞好基本陈列的同时,也尝试举办临时性展览,举办了《异国风情——朝鲜油画展》(2011年)《思乡——台湾画家作品交流展》(2012年)《美丽的大自然——蝴蝶昆虫展》(2013年)《英雄牡丹江 美丽牡丹江——许先弟个人画展》(2014年)等等。这些临时展览不仅丰富了展览内容,也为参观者带来了精神上和视觉上的艺术享受。

临时展厅展览
宣传教育
牡丹江市博物馆在坚持举办国际博物馆日和世界文化遗产日的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还每年举办一些重要的大型纪念活动,例如:2007年承办“纪念杨松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2008年举办“勿忘国耻,纪念‘九·一八’事变77周年座谈会”和“八女英烈”殉难70周年纪念大会;2009年联合举办中国牡丹江清明文化学术论坛等大型活动;2010年配合牡丹江市民政局在八女投江广场举行大型祭奠革命英烈活动;2011年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画展活动:2012年9月18日举办“勿忘国耻,理性爱国”主题活动;2014年举办牡丹江市红色经典宣讲“六进”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展现了牡丹江市革命烈士褒扬事业发展繁荣的蓬勃景象。


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
牡丹江市博物馆的建立,不仅填补了牡丹江市区历史文化传承的空白,也为宣传牡丹江、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牡丹江搭建了一个平台。开馆三年多时间,博物馆接待中外参观者近二十万人次,与部队、学校建立了共建单位,成为牡丹江市重要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观众参观展馆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5:50停止发票)
年均访问量:362874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