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藏一级文物——“西域舆图”

发布日期:2014-08-11  新闻来源:  编辑:管理员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一级文物——“西域舆图”
黑龙江省博物馆 陈禹







 
    黑龙江省博物馆所藏“西域舆图”长卷,为清宫廷画师徐扬所作。因收入《故宫已佚书画目》,可证其原藏于清宫内府,至于如何流传至东北尚不可考证(有人猜测为溥仪携带出宫)。据资料记载,家住哈尔滨抚顺街的收藏家杨德轩先生于东北光复后(1945年9月)花费六千银元从一宋姓老者处购买此图,后于1957年捐赠给黑龙江省博物馆。
    该图内容形态与《石渠宝笈续编》所著录描述相符,共经历两次国家级文物专家的鉴定。1962年7月,国家文化部组织的以张珩为首的书画鉴定小组,巡回到黑龙江,得出鉴定意见为:“其为‘故宫已佚书画目’中的”;尤其是1978年经故宫博物院徐邦达先生鉴赏过之后,更确定此画为真品。
    该长卷为设色纸本,通长1812.5cm、宽51.4cm,画芯部分纵1500.4cm、横48.5cm,长度几乎为清明上河图的3倍,较藏于辽宁博物馆徐扬的另一幅“洪篇巨制”——《姑苏繁华图》(亦名《盛世滋生图》)长出近3米。其中所绘汉维各族人物近400名,马匹200多,骆驼、羊、牛等牲畜百余头,此外还有众多各色建筑、桥梁、山川、树木、河流等等。画卷自卷首至卷尾描绘了自甘肃嘉峪关至新疆于阗(今和田)之间壮丽的山川图景,嘉峪关内繁荣的商铺、过关的熙攘人流、关外荒漠驼铃、雄关险道、群山峻岭、大漠隔壁、群马奔腾、漫坡群羊、车马行旅、小桥溪涧、悠然垂钓、以及汉、维各族衣着服饰、风格各异的建筑帐帷、生活场景、于阗开采、玉龙喀什河的波光粼粼、天山山脉的雄奇壮阔,皆跃然卷中。画面构图精巧、错落有致,工笔细腻苍劲、设色浓淡相宜,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古朴自然、气势恢弘,展现了生动鲜活的西域历史生活风俗。
    卷尾款署“臣徐扬”,可判断此画为徐扬进献给皇帝的作品。徐扬,字云亭,苏州吴县人,家住阊门专诸巷,原是一名监生,擅长画山水和梅花。清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苏州,徐扬和同乡张宗苍献上了自己的画作,二人都被任命为“充画院供奉”,当年六月徐扬领旨来到京师,从民间草根一跃吃上了皇粮。清宫如意馆有这样记载:“内开为六月初二日员外郎郎巨培奉旨:画人张宗苍、徐扬每月钱粮公费照余省、丁观鹏一样堂给,于六月起。钦此”。又“赏缎一匹”。乾隆十八年(1753年),被钦赐为举人,授内阁中书。
    作为宫廷画师的徐扬对圣意常能心领神会,凭借长卷形式和散点透视技法,反映当时市井风情,大清帝国的昌明盛世,而深得皇帝的赏识。在乾隆平定西域之后,徐扬奉献《西域舆图》,描述当时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辖治,西域各部归顺和来朝的景象。徐扬在卷尾书跋语云:“西域平定,嘉峪关外拓地二万余里,凹睛、广额、突鼻、虬髯之辈莫不倾心内向,重译来朝如大宛马和阗玉及各国回部所产方物络绎进献,岁以为常仰见我。皇上圣德神威无远弗届,日月所照者皆为声教所通,昔间立本际有唐之盛曾为王绘图垂于竹帛,然一论版图所及以今视昔倍蓰过之躬遇。昌期拟合绘图恭纪”该文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大统一、大团结与大融合。
    画上钤盖多枚清宫廷内府印章,皆在画内,张显皇家风范。卷尾钤盖“三希堂精鉴玺”长方朱文印与“宜子孙”白文正方印,是一对姊妹印,因两印从不分开,所以盖于一处。两印一上一下,紧紧相随,印间距为“宜子孙”印之高度一半。两印上部的是大篆白文椭圆形印“乾隆鉴赏”。“石渠宝笈,石渠定鉴,宝笈重编”三印钤盖于卷首边缘处,可见该画卷已被编目在清宫内府所藏书画目录中。三印上方钤盖的是“乾隆御览之宝”,此玺印本有两方,本画卷中所盖的是小篆朱文椭圆形印。画卷稍后钤盖“嘉庆御览之宝”,再后钤盖末代皇帝的“宣统御览之宝”,由此有人推断此画可能为溥仪携带出宫来到东北。
     在西域诸部进贡的诸多物产中尤以大宛马与和田玉最为著名,大宛马即汗血马,从汉代对中原既有进献。和田玉是一种软玉,俗称真玉。狭义上讲的玉,一般指新疆和田玉。古名昆仑玉,原产西域莎车国、于阗国(今中国新疆和田),是有名的软玉石品种,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中国名玉之一,被称为中国的国玉!清朝统一新疆后,清政府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在和田设办事大臣,并设“哈什伯克”(玉石官),督办采玉。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起,官督民采成为开采和田玉主要方式,即在官员的监督下,役使当地采玉人捞玉,所得之玉全部归官。官府还禁止民间私贩玉石,并在和田设卡,检查过往商贩,完全垄断了和田玉的开采和运输。《西域舆图》所呈画面与历史记载相符,成为玉石开采研究的不可多得的史料。
    《西域舆图》自卷首至尾,描绘了嘉峪关经玉门县,到新疆哈密沿天山南路,路经奎苏、奇台、东吉尔马台、西吉尔马台最后到达和阗之间壮丽的采玉及运送情景。画中所绘运输路经许多的台站,所谓台站,即对驿站、军台、营塘等交通通讯转运机构的总称,我国自古就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驿传制度,用驿站负责投递公文,转运官物,也接持过往官员。清承前制,清在全疆共设军台、驿站、营塘和巡逻、通讯两用卡伦458座,道路总长为28676里。在乾隆平定新疆之后,逐步安设和完善起来的军台和营塘全部改为驿站,但在清廷军机处保留了军台之称。
    《西域舆图》是一件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兼备的珍品,这幅长卷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防、交通、民族关系、人文地理、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堪称不可多得的旷世杰作。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