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安全技术一级防范报警系统正式启动运行

发布日期:2014-01-07  新闻来源:  编辑:管理员

  

黑龙江省博物馆
安全技术一级防范报警系统正式启动运行

黑龙江省博物馆 吕诗韵



    为深入践行国家文物局有关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进一步提升黑龙江省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安全保障建设专业化水准,强化藏品保护、展示传播和服务观众能力,7月24日上午,在省博物馆阳光大厅内隆重举行黑龙江省博物馆安全技术一级防范报警系统启动运行仪式。
    作为黑龙江省文博系统最大的安全技术防范项目,即将启动的安全技术一级防范报警系统秉承技术先进、性能卓越、功能齐全、成本节约的原则,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系统的防护级别与被护对象的风险等级相适应;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系统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抗易损性;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系统的可靠性、维修与维护保障性;系统的兼容性、先进性、可扩展性;系统的经济、适用性因素。涵盖入侵报警系统、声音复核系统、视频复核系统、有线对讲系统、出入口门禁管理系统、电子巡查巡检系统、安全防范管理中心集成平台七个子系统,前端配备大量幕帘式红外探测器、主动红外对射、被动红外探测器、三鉴探测器、微波探测器、红外高清高速球机、红外高清一体机、拾音器、紧急按钮等先进设备,确保覆盖陈列大楼、办公楼、文物库房、周界等风险点,全力打造黑龙江省博物馆“零隐患无疏漏安全防护网”。
    安全技术一级防范报警系统正式启动运行后,遇入侵者进入设防区域,前端报警传感器将第一时间感知并将报警信号传输至中控室安全防范管理中心集成平台,由入侵报警系统、声音复核系统、视频复核系统组成的报警联动系统启动,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区域,该区域的图像及声音自动切换至监控拼接电视墙并实时跟踪监控入侵者动态,图像记录功能将保存完整的取证过程。中控室根据入侵者位置通过无线对讲协调沟通安保人员赶往报警现场及时处置。
    针对重点风险部位的控制管理,安全技术一级防范报警系统中特设置出入口控制(门禁)管理子系统,通过中控室对受控风险区域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等进行实时控制,严格的身份识别功能可有效保证授权人员进出,并对强行进入行为发出报警。系统的信息处理装置能自动存贮授权人员的相关信息和进入时间,并进行有效统计和记录、存档。门禁系统还具备消防报警监控联动功能,在出现火警时消防系统自动向门禁系统发出联动动作信号,可打开电子锁让被困人员逃生。
    安全技术一级防范报警系统充分考虑到技防、人防的协调一致,特设置电子巡更子系统,通过巡逻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到达巡检地点,用巡检器读取巡检点,巡检器将自动记录到达该地点时间和巡检人员,上传数据入库,通过管理软件对巡检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并智能处理,强化日常馆区巡检工作的科学管理,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各类安全隐患。
    在施工过程中,黑龙江省博物馆始终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透明化原则,聘请监理、审计全程跟踪施工进程,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三大目标进行审查。重点对工程材料采购、工程款支付、竣工验收等事项进行全程监督审核,确保资金高效利用与公平透明。全力将黑龙江省博博物馆安防技防工程打造成具有典范性的标杆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难能可贵的是,在整个安防技防、消防施工改造期间,省博物馆坚持免费对外开放,从未因施工问题影响正常开馆及运行,在保证藏品安全、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完成好施工改造工程。
    安全技术一级防范报警系统的正式启动运行为黑龙江省博物馆九十年辉煌发展史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省博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率先垂范朝着高水平、科学化、规范化的安全保障建设迈进的有力证明。黑龙江省博物馆将以此为新的起点和动力,不断增强危机意识、风险意识、责任意识,积极发挥国家一级博物馆安全保障示范和引领作用,为全省文博系统持续稳定的安全发展形势书写新篇章!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