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 情满龙博——中秋民俗展》

发布日期:2011-09-16  新闻来源:  编辑:管理员

  

《月满中秋 情满龙博——中秋民俗展》
暨省博物馆秋林食品之夜军民联欢晚会
在省博物馆隆重举行


(中秋民俗展开幕仪式及军民联欢晚会图片)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深入贯彻中央“三贴近”工作指示精神,贴近民俗办馆,贴近生活办展,9月9日下午5时,在省博物馆阳光大厅内隆重举行了《月满中秋 情满龙博——中秋民俗展》开幕式,省文化厅厅长宋宏伟、副厅长王珍珍、省博物馆军民共建单位老虎团驻军负责同志及省文化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一同出席了开幕式并共同参加了中秋军民联欢会。
    中国传统节日是我国文化遗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它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家庭美满、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更是我们民族认同和国家凝聚的重要文化元素。
    而中秋佳节则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国的传统佳节中最重要的组成之一。作为传承和延续民族文明的重要阵地,省博物馆始终坚持认为,只有贴近民俗办展才能谋求共识、贴近生活办展才能事半功倍。本次中秋展览已是省博物馆继2010年举办《又是一年中秋日 月到中秋分外明——黑龙江省博物馆中秋民俗展》之后连续第二个年头举办中秋民俗特展,也是省博物馆今年推出的又一成功民俗特展。省博物馆用实际的工作成果、扎实的工作态度再一次印证了自身在民俗文化、民生文化宣传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对省博物馆“咱们的博物馆”这一办馆理念的再一次实际践行。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如: “八月节”、 “月节”、“月夕”、团圆节” “端正月”等。
    提到与中秋相关的典故,其中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嫦蛾奔月、唐明皇游月宫、朱元璋月饼起义等。中秋相关的风俗习惯就更是举不胜举,祭月赏月、吃月饼、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等,这些典故风俗无不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丰富文化底蕴。
    为了全方位、充分地将与中秋节相关的典故和风俗展现给广大观众,省博物馆为此次展览精心准备了珍贵馆藏版画《麦收序曲图》、《丰收舞》,馆藏剪纸作品《庆丰收》、《丰收歌舞》及馆藏年画《果仙敬月》等,除此以外省博物馆还特别为观众准备了珍贵的馆藏清代象牙凸雕染色柿子如意果式盒及民国粉彩山水琮式瓶、民国粉彩婴戏瓶及清代月饼模子等珍贵实物藏品,通过多角度的观展、多方位的布展,让观众在观展的同时,用心去感受传统佳节韵味与含义。
    可以说,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反映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理念的传承,凸显了大众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及追求。省博物馆将继续坚持 “百姓的博物馆、大众的博物馆”这一新时期的办馆理念,传承文化、弘扬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中秋民俗特展,省博物馆特别贴合了中秋节、团圆日这一传统主题,特别邀请了省博物馆军民共建单位哈尔滨驻军老虎团官兵到省博物馆与省博物馆全体职工及团省委领导、秋林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代表及新闻媒体记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共度中秋、共庆佳节。
    由省博物馆、老虎团驻军官兵及秋林食品有限公司选送的三十余个精彩节目,让整场中秋军民联欢晚会高潮迭起,晚会还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在省博物馆正门LED屏幕对外直播,更是让广大市民也一同融入军民共庆中秋佳节的喜悦氛围中。
    本次中秋民俗展览及军民联欢会也开创了省博物馆民俗展览一种新的办展思路和办展方法,那就是以静态的中秋民俗展览为办展基础,辅以中秋佳节军民团圆这一贴合中秋民俗主题的动态活动,做到动静结合、双向互动、全方位、多角度地办展,以实际行动拥军、以真挚感情交流。

(图片/撰稿:勾海燕 岳中彬)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