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形成规模 志愿服务 引领风尚
发布日期:2010-08-09 新闻来源: 编辑:管理员
搭建平台 形成规模 志愿服务 引领风尚
——省博物馆联手团省委生活报招募博物馆志愿者

3月5日,由黑龙江省团省委、生活报和黑龙江省博物馆共同发起的“招募博物馆志愿者”的信息在生活报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博物馆志愿者报名积极踊跃。截止7日,已有超过500人报名,申请加入“博物馆志愿者”队伍,省博物馆目前正对已报名的人员进行集中面试和选拔。
志愿者,国际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本着协助他人改善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与报酬的社会理念。
同时,志愿者精神也是对中华民族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等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光大。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灿烂的东方文明,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千年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采乐章。尤其是雷锋精神,教育和培养了几代人。为此,省博物馆希望以自身为媒介,以弘扬奉献精神为主体,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深入人心、深入大众、深入人性。
此次招募博物馆志愿者的范围很广,要求身体健康,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热爱博物馆事业,志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无偿服务者,均可报名。在“填写申请表、面试选拔、签订志愿者服务协议、免费培训”这一系列报名程序之后,博物馆志愿者即可正式上岗。
从5日开始,报名的人一直络绎不绝,至7日,已有超过五百人报名,申请加入“博物馆志愿者队伍”。其中,年纪最小的为初中一年级学生,最大的是年近花甲的老人。他们根据自身特长和喜好,选择性地进行各项服务的报名,分别为讲解、导览、环卫、展览设计、文物修复、书画装裱、软件制作等各项服务工作。他们都是在《生活报》看到招募信息后,希望利用业余时间,为公益事业再尽一份心意,根据自身特长,以省博物馆为服务平台,更好地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为了加强志愿者队伍管理,带好这支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我们现已完成《黑龙江省博物馆志愿者章程》、志愿者招募制度、《黑龙江省博物馆志愿者志愿服务协议书》的编制工作,目前志愿者工作手册的编制工作也在逐步丰富完善当中。
省博物馆此次联合省团委、生活报共同招募“博物馆志愿者”,旨在通过本次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带动起大众参与志愿服务的风气,因为志愿者奉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服务,同时也向全社会昭示了一种精神,那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省博物馆愿以自身为服务平台,携手志愿者一同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
(撰稿:岳中彬)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黑ICP备09058955号-1 Copyright (c) 2009 hljmus.org.cn 黑龙江省博物馆 版权所有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