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文物调查及数据库项目推广工作会讲话
发布日期:2009-11-10 新闻来源: 编辑:管理员
在黑龙江省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好。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统一部署,我省已被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列为“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推广省份。经过前期准备,我省的“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即日起全面展开。
一、首先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1、要从对国家宝贵文化遗产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项目的重要性。
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高起点,严要求,以对国家宝贵文化财富高度负责的态度,全面摸清全省国有文博单位珍贵文物家底,依靠科技,构筑平台,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现代化水平,同时大力推进文博信息化建设,为建立覆盖全省、互联互通的数据共享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2、“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是我省文物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新起点,是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合理利用的根本保证。
目前,我省文物系统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家底不清,馆藏文物管理和保护手段落后的状况。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首先摸清珍贵文物家底,完善文物基础资料建设,建立并运用动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馆藏文物的科学管理,这是一项全新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全面推进全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步伐的重大举措。实现基础工作的现代化,将为增强文物保护的科学性,提高博物馆研究、展示和社会服务水平,拓展文物收藏单位的生存发展空间,实现文物资源的全社会共享,促进文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基础平台。该项目的开展,将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类重要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现状,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和经费投入的力度,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保证。我们要认真抓住“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机遇,推动全省文物信息化建设工作,促使全省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3、“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是锻炼和培养专业干部、提高工作水平的极好机会。
我省的文物专业干部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人员缺少、工作水平不高、地区不平衡等问题。而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展馆藏文物的调查,是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领域里的一场革命,必将在思想观念、工作手段、管理模式等方面引发巨大变革。因此,需要全体文物专业干部充分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坚持科学的态度,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在藏品信息的录入、拍摄、确认、审核、汇总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做到高标准、严要求,从而保证建设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省文化厅将通过数据采集、设备操作使用、调查工作规范及工作流程等一系列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锻炼和培养好专业干部队伍。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不仅要搭建起文物信息化的硬件平台,更重要的是要搭建起思想观念的平台和人才队伍的平台,从而为全面提高我省文物信息化工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领导,明确“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的职责和任务
1、为了加强对我省文物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各地、各部门积极配合、支持这项工作,确保此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按照财政部、国家文物局 “组建专门机构,指定专人负责”的要求,联合成立了以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珍珍为组长、省文化厅文物保护处、博物馆处有关领导参加的“黑龙江省文物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博物馆处),具体承担项目的组织、协调、培训、指导、督查等工作。
2、“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因此,要求各地区各单位相应成立由有关领导参加的文物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工作小组,协调和督促本地区、本单位实施“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同时应建立项目责任人制度,明确职责和任务。各地应将建立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落实的责任人名单于2009年3月底前报省文化厅博物馆处备案。
3、“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可借鉴的经验有限,而根据国家文物局的要求,我省在明年9月底前完成19813件珍贵文物的信息录入、拍摄、确认、审核、汇总以及数据报送工作,任务重,要求高,时间紧。为全面落实任务,省文化厅根据全省珍贵文物收藏的基本情况,对全省馆藏珍贵文物采集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各文物收藏单位的采集文物数。因此,要求各地市文物行政部门和相关文博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好落实。各相关文博单位要精心组织,合理调配力量,组织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和有奉献精神的业务骨干参加此项工作,集中精力,齐心协力,层层把关,确保“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三、分工负责,落实措施,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并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
根据《黑龙江省“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工作方案》,该项工作将采取分工负责、稳步推进的做法,做到馆藏文物信息分散采集、批量合成、逐级入库、有效利用,保持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统一性。各省直文博单位自行承担各项任务,其他市、县、主要承担信息指标登记表的填写、初步审核,并配合省文物局工作组开展影像信息采集等工作。整个工作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09年2月—2009年5月)。主要是由省文物局编制工作方案、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编印工作规范和培训资料、落实专项经费、采购设备。
第二阶段:数据采集和培训(2009年5月—2010年6月)。由各文物收藏单位开展馆藏珍贵文物的数据采集和信息指标登记表的填写,同时省文物局举办与此项工作有关的业务培训;各自行承担单位和省工作组深入各单位进行馆藏文物的影像拍摄;省文物局做好省级数据存储工作。
第三阶段:数据合成、汇总和上报(2010年6月—2010年9月)。各单位将信息指标登记表和其他采集的文物信息报送省文物局,省文物局组织专门人员对数据和影像信息进行检查、审核和修改,对符合标准要求的各类信息进行合成、数据汇总,统一进入省文物数据中心数据库,并将合成后的资料报送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一级文物数据报送国家文物局。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总结(2010年10月)。进行工作评比和完成本省项目建设工作总结,接受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验收。
要求各有关单位把此项工作作为2009年度的大事来抓,全省文博系统干部职工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挂帅,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同时要保证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有效投入,确保我省“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各地、各单位在工作进程中所遇问题,请及时与文化厅博物馆联处联系。
祝培训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09年4月11日
王珍珍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