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星”之一《清“刘海乘槎”玉雕展览》
发布日期:2009-11-16 新闻来源: 编辑:管理员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每月一星”
清“刘海乘槎”玉雕展览
在黑龙江省博物馆隆重展出,为迎接建国60周年,9月2 3日,黑龙江省博物馆隆重推出“国庆·专题陈列”一一《清“刘海乘槎”玉雕展览》。该展览以全新的视角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首次向世人展示和揭示馆藏精品一一清朝“刘海乘槎”玉雕的精美外观和深邃内涵。在实物、图片和文字的基础上,由馆业务人员首次大胆创新、自行设计、合力拍摄的相关专题片在展厅内循环播放,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讲述栩栩如生的经典传说、通过介绍目不暇接的玉器系列,以“刘海乘槎”玉雕展品为核心,多角度、全方位地诠释了清“刘海乘槎”玉雕展品及其它馆藏玉器的特色与丰润。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玉发展的最高峰,集中华八千年玉文化之大成,其玉质之美、品种之多、雕琢之精、应用之广都是空前绝后的。明清玉器在制作技术上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的线刻、浮雕、圆雕、镂雕等技法,而且与当时先进的绘画、雕塑工艺的表现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代表了中国古代琢玉水平的最高成就。清代玉器在明代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特别是在乾嘉盛世,社会安定,经济腾飞,城市繁荣,这一时期玉器作坊星罗棋布,玉料充足,名匠层出不穷,工艺先进,皇家重视,民间普及,把中国古代玉器推向巅峰阶段。“刘海乘槎(即木筏,chá)”,清乾隆,和田青玉质,长16.2厘米、宽7.9厘米、高10.5厘米。此玉雕题材取自于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但又不拘泥于传统造型,是一件形神兼备的艺术品。
《清“刘海乘槎”玉雕展览》是黑龙江省博物馆为国庆60周年奉献的一份文化盛宴,它首开“一物陈列(为主)”之先河,独创“每月一星”之宏意,即:从本月开始,每个月都将陆续推出《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品——“每月一星”特别展览》,用以展示馆藏精品,并以此开创此项活动的长效机制,深入践行“天天免费开放,月月推陈出新,年年科学发展”的立馆之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拓展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教育职能!
(文字提供:刘冬冰 王晓燕)
地址:南岗区红军街64号 电话:0451-53644151 传真:0451-53622745 邮编:150001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制作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馆)
年均访问量:368315人次

黑公网安备 230103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