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 - 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铜镜
P. 3
前言
铜镜,又称青铜镜。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
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以水照面,铜器发明以后,以铜盆盛水鉴形照
影。《说文·金部》释“鉴”为“盆”,因此可以说盛水的盆(鉴),
就是最早的镜子。随着合金技术的出现,开始了使用铜和锡或银铅等
制作铜镜的历史。铜镜一般制成圆形或方形,其背面铸铭文饰图案,
并陪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可清晰照面。齐家文化墓葬
中出土的一面距今已有 4000 多年历史的小型铜镜,造型、装饰均较
原始,应是目前考古资料中所知最早的一面铜镜。商、西周和春秋时
的铜镜,都有零星发现,战国始盛行,产量大增。到汉代,由于日常
生活的大量需求,加之西汉中叶后经济飞速繁荣,铜镜制作产生了质
的飞跃。所制铜镜工艺精良,质地厚重,镜背铭文、图案丰富多样。
后经唐宋时代两次发展高峰,到明清时期,随着近代玻璃的诞生,铜
镜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2

